工程机械、建筑机械
济南架桥机厂家 架桥机施工效率提升关键措施解析
2025-07-15 16:45  浏览:0
价格:¥198000.00/台
品牌:天凯
吨位:可定制
跨度:可定制
规格:可定制
起订:1台
供应:50台
发货:3天内
发送询价
架桥机施工效率直接影响桥梁工程进度,需从流程优化、设备挖潜、智能赋能、人机协同四维度系统发力,实现 “准备快、过孔快、架设快、衔接快” 的高效作业目标。以下结合工程实践,解析核心提升策略。
一、流程标准化与模块化施工
预制梁准备流程优化建立 “三提前” 机制:提前 24 小时完成梁体吊孔检查(确保预埋件无偏移)、提前 12 小时调试吊具连接装置(快速销对位时间压缩至 2 分钟)、提前 30 分钟完成载荷校验(利用智能吊具实时显示重量,避免偏载返工)。某项目通过预制梁二维码标识,扫码自动调取梁体参数,减少人工录入误差和时间损耗。
过孔转场流程提速轮轨式架桥机优化轨道铺设工艺,采用 “预制轨枕 + 快速螺栓” 连接(单跨轨道安装时间从 4 小时缩短至 1.5 小时),过孔时驱动速度从 0.5m/min 提升至 0.8m/min(需轨道平顺度≤2mm/10m);步履式架桥机将单次步长从 1.2 米增至 1.8 米,配合支腿自动调平(高差≤5mm),单孔过孔时间压缩至 40 分钟,较传统方式提升 30%。
工序衔接无缝化推行 “架梁流水线” 作业:运梁车提前停靠至指定位置(距架桥机尾部 15 米内),起重小车卸载后直接返回提梁,减少空车等待时间;支座灌浆采用早强砂浆(初凝时间≤30 分钟),缩短架桥机等待梁体固定的时间,实现 “架设一孔、准备一孔、灌浆一孔” 的平行施工。
二、设备性能挖潜与适应性改造
驱动系统效率升级更换高功率液压泵(流量提升 20%),使起重小车提升速度从 0.3m/min 增至 0.4m/min(空载时),并加装变频调速装置,实现 “轻载快、重载稳” 的速度自适应。轮轨式架桥机改造行走电机(功率提升 30%),配合高精度减速机(传动效率≥95%),解决传统机型过孔时 “启动慢、加速缓” 的问题。
关键部件可靠性强化起重小车滑轮组更换为自润滑轴承(保养周期从 50 小时延长至 200 小时),减少停机维护时间;支腿油缸密封件升级为长寿命型(更换周期从 6 个月增至 1 年),避免因漏油导致的反复补压损耗。某项目通过加装钢丝绳自动润滑装置(每 10 小时自动注油),将钢丝绳检查时间从每次 30 分钟缩短至 10 分钟。
地形快速适配改造针对山区桥梁高度差大的问题,前支腿加装液压伸缩补偿器(行程 ±50cm),无需人工更换垫板即可适应桥墩高度变化;曲线桥施工时,启用架桥机横移微调模式(精度 ±5mm),通过算法自动分配左右支腿移动量,单孔对位时间从 40 分钟缩短至 25 分钟。
三、智能化技术深度赋能
BIM 预演与路径规划施工前导入桥梁 BIM 模型,自动生成架梁路径(含支腿坐标、小车运行轨迹),避免人工测量误差和反复试错。某 900 吨级架桥机通过 BIM 系统预演,将首片梁定位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40 分钟,且一次对位合格率从 85% 提升至 98%。
物联网实时监控与故障预控集成 20 + 传感器实时采集支腿压力、油温、钢丝绳张力等数据,通过云平台提前 48 小时预警轴承磨损、螺栓松动等隐患(如油温>65℃时自动启动散热风扇),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30% 以上。某项目利用故障预判系统,将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从 6 小时缩短至 2 小时。
自动对位与一键操作落梁时启用 “激光扫描 + 自动调平” 功能,系统自动完成三维调整(纵向 ±15mm、横向 ±8mm、高程 ±3mm),无需人工干预;过孔时点击 “自动过孔” 按钮,支腿收放、主梁推进、重心补偿等 20 + 动作按预设程序执行,较手动操作效率提升 50%。
四、人机协同优化与技能提升
标准化操作培训编制《架桥机高效操作手册》,明确各工序时间节点(如吊具连接≤5 分钟、过孔准备≤10 分钟),通过 VR 模拟训练操作人员熟练掌握 “快速对位七步法”“故障切换三原则”,使新员工上岗适应期从 2 个月缩短至 3 周。
双人协同与远程监控采用 “主操 + 副操” 双人制:主操负责现场手柄操作,副操通过监控屏实时核对传感器数据(如载荷偏差、支腿沉降),发现异常立即叫停,避免因单人疏忽导致的时间浪费。远程监控中心可实时查看多台架桥机作业进度,统筹调配资源(如运梁车调度),减少设备闲置。
激励机制与效率挂钩建立 “单机效率考核表”,将单日架设量、故障停机时间与班组绩效挂钩,鼓励操作人员优化操作习惯(如提前预热液压系统减少空转时间)。某项目通过效率激励,使架桥机日均架设量从 3 片提升至 4-5 片,提前 20 天完成架设任务。
公司网址:www.tiankaigxl.com
联系方式
发表评论
0评